社交媒體 x AI:潛在客戶自動找上門?但我看得很煩
正在滑手機,突然跳出一則廣告,內容是最近搜尋過的產品。心裡讚嘆一聲:「懂我!」,但又覺得毛骨悚然:「手機被監聽了?」AI 在社交媒體行銷的角色,遠比大眾想像的還要深入。發貼文、寫文章,有些內容是相當 “AI 的”,通常我會略過不看。但,我發現 “理工人” 很需要,因為,如果他們用人工寫,可能會更讓人不想看。AI 文字至少表達了它的概念,例如 code、專案目的、對某功能的分析。文字有 AI 成分,
正在滑手機,突然跳出一則廣告,內容是最近搜尋過的產品。心裡讚嘆一聲:「懂我!」,但又覺得毛骨悚然:「手機被監聽了?」
在 AI 衝擊波打到之前,廣告與推薦內容,就已經相當準確,那時,還只能被較大型公司使用,其他的多數,都是在爭取關鍵字的曝光。
現在,社群媒體,已經開始被 AI 玩爛。
海量銷售文、巨量同領域的知識文,內容少了點人性與深度,甚至缺少 “個人經驗” 的分享,想必是 AI 寫的(我也常用 AI 產大綱與初稿,見到常見字眼,很敏感)。
不論歡不歡迎,AI 行銷時代來了,又愛又恨的新世界。AI 是把神奇鑰匙,打開潛在客戶的大門。但這把鑰匙,也可能打開潘朵拉的盒子,盒子裡裝著 “大家開始對 AI 生成內容反感了”,至少我是。
除了啦啦隊女孩、音樂、體育、藝術性質的內容,其他的,我還是去找書看好了。
AI 如何在社交媒體上施展魔法?帶來了哪些具體的好處,又為何會讓人感到「很煩」?
AI 又好又壞,我想要有溫度的內容
AI 在社交媒體行銷的角色,遠比大眾想像的還要深入。能分析海量數據、洞察用戶行為,還能自動生成內容、投放廣告、甚至與用戶即時互動。
AI 的超能力
精準鎖定目標:根據用戶的年齡、性別、興趣、甚至網路軌跡,精準描繪出人物誌的輪廓,廣告不再亂槍打鳥,而是直擊紅心。
量身打造內容:分析用戶的喜好,自動生成感興趣的內容,讓貼文不再默默的,被他人貼文被沖走,而是引起共鳴、反饋。
聊天機器人上陣:AI 賦予聊天機器人,更優質的互動力,它們能回答問題、提供建議,也可以引導用戶購買,客服免於繁瑣的接待應對 SOP。
預測潛在客戶:根據用戶的行為模式,預測成為客戶的可能性,不浪費行銷資源。
AI 的煩人之處
隱私之憂:為了提供個人化體驗,需要收集大量的用戶數據,這讓很多人擔心隱私被侵犯。
演算法偏見:AI 的決策是基於數據和算法,但如果數據本身存在偏見,AI 也會複製這些偏見,導致不公平的結果。
互動溫度降低:過度依賴自動化,讓品牌與客戶之間的互動變得冰冷,缺乏人味。
創意枯竭:依賴 AI 生成內容和決策,讓行銷人員失去創意和判斷力,變得墨守成規。
AI 帶來許多好處,讓人可以釋放更多時間,做更高價值的事情,但也帶來一些問題。如何使用 AI,是決定它是助力,還是阻力。它能讓你的行銷更精準、更有效率,但也可能讓你的文字變得冰冷、失去創意。
文字雖然 “很 AI",或許,它幫助更多人寫出想法
發貼文、寫文章,有些內容是相當 “AI 的”,通常我會略過不看。很感謝還在人工寫內容的創作者,或是小編,雖然偶爾覺得,他的內容對我沒有特別的意義,但他們有用心,點讚/留言。
至於 AI 內容,偶爾還是被好奇心驅使,嘗試看看內容,看看有沒有越來越出色。
例如…
我發現 “理工人” 很需要,因為,如果他們用人工寫,可能會更讓人不想看。AI 文字至少表達了它的概念,例如 code、專案目的、對某功能的分析。文字有 AI 成分,但內容很好。
這位發文者有貼上在 “iT邦幫忙” 的連結,文字很 AI,但說明目標的內容,我喜歡。
AI 在社交媒體行銷中的角色,就像是一面放大鏡,不論是理工人想要建立形象,時間不足的上班族想要分享新發現,都能透過 AI 放大優勢。
在 AI 為王的當前,我們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,主動地思考:
如何避免演算法偏見?
如何在自動化,與人性化之間取得平衡?
如何讓 AI 成為激發創意,而非取代創意的工具?
AI 非萬能的,它是一個工具。
以更全面的眼光看待 AI,就算文字 “很 AI”,不彷看看,作者實際要表達的內容。在擁抱科技的同時,不忘保持人性關懷和獨立思考。
我沒有 “煩 AI 文字” 或 “煩 AI 內容”,我煩的是用 AI 生的銷售文案,好歹修改一下嘛 ... 錢這麼好賺,OpenAI 還會虧損 50 億嗎?
最後,以下提供一些熱門的社群媒體 AI 經營的網站,請注意,它們只是工具,你才是價值的源頭。